國內纖維素醚生產及消費
金融風暴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對產品出口的沖擊,以及新建企業產能的釋放,導致纖維素醚庫存加大。而近一個月來原料價格的大幅下跌,又使得纖維素醚用戶進一步壓低買價。我國纖維素醚產業將掀起一輪降價風波。 更多相關行業、產品新聞請關注http://www.stacktemplates.com
纖維素醚分為離子型纖維素醚和非離子型纖維素醚。非離子型纖維素醚主要用于建筑、聚氯乙烯、涂料等行業。受經濟危機沖擊,我國這幾個行業今年以來一直比較低迷,再加上因奧運會而增加的產能在奧運會結束后難以消化,致使非離子型纖維素醚已經開始降價出售。而離子型纖維素醚以羧甲基纖維素為代表,其兩種主要原料是棉漿和氯乙酸。進入9月份以來,棉漿價格受原料棉短絨走低的影響從11000元/噸降至8000元/噸左右,而氯乙酸也因原料甲醇的影響,更是由11000元/噸降至5000元/噸。而纖維素醚生產企業卻沒有因為原料價格的大幅下跌而有一絲興奮,因為他們目前正經受巨大的庫存壓力。
據介紹,近幾年我國的纖維素醚產業飛速發展,在豐厚利潤的吸引下,多家企業紛紛上馬。如今產能相繼釋放,使得企業庫存逐漸加大,企業迫于壓力采取降價措施。據悉,我國纖維素醚產業還有相當于目前生產能力30%的產能即將釋放。例如,江蘇泰興年產1萬噸裝置、重慶力宏年產1萬噸裝置、上海申光年產2萬噸裝置等都已試車或投產在即,一旦這些產能獲得釋放,將加劇庫存壓力。在這種形勢下,下游買家均采取暫且觀望態度,并進一步壓低買價,促使我國纖維素醚產業掀起一輪降價風波。
企業如何能在這場風波中經受最小沖擊?
首先,企業要“練內功”。即通過技改優化生產工藝,提高產品質量,降低內耗,以減少成本支出,增加產品競爭力。
其次,要注重拓展新的應用領域,做好技術和應用服務銷售。纖維素醚被一些業內人士稱作是“工業味精”,“味精”可以用于任何地方,如何才能更好的將這個“味精”應用于更多的領域是企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。赫克力士等國外公司每年都會將銷售額的3%-5%用于應用研究,以保持產品生命力,國內企業在這一點上做的遠遠不夠。
最后,纖維素醚行業存在無序競爭的現象,與其他化工項目相比,纖維素醚投資小,建設周期短,應用廣泛,因行業無序擴能現象比較嚴重,行業利潤不斷降低。而且大多數中小企業不注重環保,無需計入環保成本,因而會以較低的價格進入市場,導致不公平競爭。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現象,行業將會面臨重新洗牌,這需要國家、協會的支持以及企業的共同努力。